查看原文
其他

校友风采丨车丽梅:走在教育这条路上


时节如流,木铎长鸣;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自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。一代代学子在校园里治学修身,成长成才,秉承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校训精神,走出校园后勤勉笃行,追求卓越,已为各界翘楚。校友会通过“校友风采”栏目,推出系列校友采访文章,宣传母校育人成果和优秀校友事迹,传承母校精神,汲取奋进力量,共担使命责任。


校友简介

车丽梅,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8级校友。燕山教委副主任兼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,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,房山区第九届政协委员。


1


志之所在,行之所向

在师大,车丽梅度过了一段十分精彩难忘的大学时光,丰富的学生活动、多样化的哲学系课程设置和风格迥异的老师先生,成为了她生命中珍贵的记忆。中秋篝火晚会、合唱比赛、新年联欢会、周末食堂舞会,生活快乐且纯粹;专业课程前的计算机、高数、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安排,让哲学学习在更深厚坚实的基础上进行;把课堂交给学生辩论作文的中国哲学史教授、喜欢在校报上发表小诗的教育学老师、年逾90仍笔耕不辍的国际革命史先生,大先生们所给予的精神财富在车丽梅生命中愈积愈深。

回首来时路,在车丽梅长达31年的职业生涯中,有五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。1998年,担任星城中学副校长的车丽梅成为了整个燕山地区最年轻的副校长,在任职过程中,她感受到校级领导的管理工作与先前所做工作的不同之处,她铆着一股冲劲,跨过了一个个坎,迈上了新的台阶,掌握了新的管理方法,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;2001年,车丽梅赴美留学,跨界学习工商管理使她既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,综观他国社会及教育现状,也让她结交到许多仍保持着长久联系、交流与借鉴的教育界同仁;2007年,车丽梅兼任成教中心主任,这段涉及业务拓展、人才联通、财务管理等工作在内的经历,全面提升与锻炼了她的各项能力;2013年,车丽梅着手管理地区的学前教育,她进一步把握了教育规律,领悟了先进的国内外教育理念,并将其贯通透视各个学段的教育工作;2019年,车丽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,从上任之初的新冠疫情爆发,新校区建设与旧校区改造,到北京市“新高考”的初步实施,这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,但挑战背后蕴藏着成长的潜力,两年时间,她和学校老师们一起把观念摆正了,把“新高考”的路子把住了,怀抱着满腔信心在基础教育征程上继续前进。

一步一个脚印,车丽梅在迎接挑战、克服困难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,实现自我的锻炼与成长。她笑称“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,每个阶段都涉及过”,她把教育这一粒种子埋藏心底,用努力与汗水、领悟与实践将其灌溉,直至今日,枝繁叶茂,硕果累累。


2


甘于平凡,给予希望

扎根基础教育领域多年,车丽梅把“甘于平凡”看得很重要。教师所做的是良心活,绝非三年五载就能速成的,也绝非追求升官发财出名之人可以从事的,唯有真正喜欢教师行业,用心工作、甘于平凡之人才能坚持到最后,并且真正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。“我作为校长的理想,就是想看到一波一波的年轻教师和学生能够得到成长”,这是车丽梅自嘲的“没追求”,亦是她内心坚守并践履的职业高标准。

车丽梅的教育理想在做了校长之后更加清晰。她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定位为“希望教育”,力图在学生和教师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,使他们永远能看到希望,并且有实现希望的能力,拥有美好的未来。“希望”这两个字,既是车丽梅立学办校的教育理念,也是她教育理想的完美表述,“要让孩子成为家庭的希望,故土的希望,更要成为国家的希望,民族的希望”。

为了践行心中的教育理想,车丽梅从整体与全局着手,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措施,积累管理经验。秉持“以人为本”“尊重”的核心信念,车丽梅构建起“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”的学校文化,以学校的文化体系为基础与灵魂,影响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对学校、学习的看法,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,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;进而,她根据学校文化中的培养目标,用整整两年时间重新构架了课程体系,形成“绽放课程”这一整体课程方案,转变了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、新教材、新课标的理解,整合出一体化的、递进的育人格局;为改变条块分割的部门格局,她创新组织结构,突出党委的领导核心,加强民主管理,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,以发展理念变化引领组织机构重组,凝聚育人合力。这些具体有效的举措帮助车丽梅打开了事业的新局面,得到了家长的认可,从而也转化为她心中继续扎根教育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之源。 



3


惟实励新,精进臻善

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立足与发展的生命线,也是学校获得地区百姓认可的关键一环。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,而“新高考”的实施,使得考题的灵活性与难度都大幅提升,对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严格,而如何在提高高考成绩的同时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,让车丽梅感到困难之巨、挑战之艰。尽管如此,通过项目的规划,绘制路线图,列出时间表,车丽梅有了推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头绪与方案。首先,学校教学是依托课程开展的,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车丽梅在抽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课程构建,开设了许多特色课程,如石化科技班、人文实验班、党建课程、德育课程等。其次,车丽梅进行了教学全流程的改进,对新课标进行拆解,改革课堂教学模式,发挥学生主体性、探究性,做到情境教学、任务教学,并利用大数据对教学成效进行精准的分析与评价,以便教师进行精准的改进。再者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的各项竞赛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。“孩子的潜力真是无限的,看我们老师怎么挖掘”,她想到曾经有个学生中考与高考排名相差甚远,念及其进步之巨、潜力之大,不禁潸然泪落,动情至深。

梅贻琦曾言:“所谓大学者,非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这句话虽说“大学”,却也可以运用到任何学校的建设上来。为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,车丽梅构建了教师“全面成长,进阶培养”的五大体系,以“修师德,强师能,正师风,主诗魂”为主线,通过理想信念课程保障立德树人之底色,分科研创新课程体系、课堂教学课程体系、德育管理课程体系、乐业奉献课程体系四部分,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全方位成长。多管齐下,多措并举,这样一支“忘我”的教师队伍让车丽梅感到自豪,燕化附中教师们“脚踏实地,追求卓越,永不服输”的精神也正是车丽梅培养与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成果体现。

车丽梅笑言:“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构建体系。”正是这样的学校文化体系、课程体系、组织结构体系和教师队伍体系的建构,才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,教师实现多元化的进步,学校有了全方位的提升。


4


薪火相传,师范入心

从哲学系毕业后,车丽梅将师大的人文底蕴与教育理念带到了工作和生活中,在其教育实践中受益良久。哲学中的辩证统一、一分为二、主次矛盾等思维使她擅长在学校管理中全面统筹、重点推进,师大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使她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,在成为校长之后也秉持严谨治学的精神,做“扎根的教育”,“不仅要扎根在中国大地,更要扎根到学生心里”。

作为一脉相承的师大人,车丽梅看到了从师大走出的教师与校长之间的共性。师大校风、学风润物无声的滋育熏陶,成就了一代代“深邃、睿智、自信、沉稳、求实、创新”的教育者。在车丽梅的观念里,逐渐凝结出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必备的能力与素质。“情怀”被车丽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,“如果你不爱这行,就千万别选择这行,第一耽误你自己,第二耽误孩子”,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要对这份事业有着满腔的热爱与全身心的投入。其次要有“境界”,校长必须要有高站位,不能只囿于眼前事,“必须看得到明天教育发展的趋势,明天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”,校长是引领学校、教师和学生发展的,必须要“超前”。“胸怀”也是车丽梅认为极为重要的一点,校长必须得“海纳百川”“容人容事”,还必须“大公无私”,这样才能让大家服气,才能更好地带领教师队伍。有了这些素质还不够,还需要具备各方面的“能力”——终身学习的能力、思考的能力、统筹协调的能力、知人善任的能力等。唯有将素质与能力相结合,才能真正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充分发挥作用,真正在提升自我、成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同时办好学校、带好队伍、教好学生。


5


乘风破浪,坚守热爱

“新高考”这一时代背景,不仅在学生之间生成了“内卷”等社会性现象与系统性问题,也使得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。车丽梅认为,最重大的挑战就是“观念”的挑战。面对“新高考”,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,跟上形势,才能把方向走准,进而提升办学质量。此外,车丽梅把提升教师素养放在了关键性的位置上,提升教师学科素养、学科理解与学科思维,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信息素养,是新时代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。学校的管理体制与办学机制在车丽梅看来也是挑战之一,不过这一挑战之中蕴含着强大的机遇,如果能够抢占先机,率先理解思考到位并落实到位,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办学格局,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面对重重挑战,车丽梅保持着乐观态度,“任何改革都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”,在未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,她做好了牢牢抓住机遇、勇敢迎接挑战的准备。

对于即将走入职场的师大学子,车丽梅既期盼“更多师大学子能够到基础教育领域中来”,也对他们提出了“慎重做好选择”的建议。如果要从事教育行业,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真心热爱教育,其次还要衡量自己是否真正适合成为一名教师——有知识、有素养,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,让学生信服。现在的学生处于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中,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也随之多元化,故教师所要具备的“与学生共情的能力”就被格外突显了出来。车丽梅说:“于学生而言,好的教师既是老师,更是朋友,能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,彼此能够相互接纳和融入”。此外,车丽梅十分看重教师的“正能量”,唯有教师自己先积极向上了,才能引导学生建立起理想信念,给学生传递正能量。

 三十余年杏坛躬耕,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校训精神早已溶于车丽梅的血液,成为她教书育人、办学治校的情怀与信念。职为人师,人之所敬。虚心向学,安身立命,行走在基础教育这条路上,不觉身后,已兰蕙流芳,暗香如故。



记者丨刘恋、董彦君    撰稿丨刘恋排版丨熊雨格 责编丨元静



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

避免收不到消息

请一定星标关注我们哦








往期回顾



启航故事丨刘文莉:从关注师生关系开启教学生涯


校友风采︱向铁生:佳木向阳而生,栋梁自然而成



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